• 资讯详情

保健品真能保健吗?如何选购才不被坑?一起来看看

来源:优健商城 发布于2021-04-02 09:41:19 101人浏览过
导读:保健品卖得很是火热,尤其是中老年人,简直深信不疑生怕买不到手。老人家想保养身体、补充营养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,但总被忽悠让做儿女的就不那么淡定了~不时听说隔壁大爷被忽悠几次了,家里堆了好几样不知名的保健 ...

保健品卖得很是火热,尤其是中老年人,简直深信不疑生怕买不到手。老人家想保养身体、补充营养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,但总被忽悠让做儿女的就不那么淡定了~



不时听说隔壁大爷被忽悠几次了,家里堆了好几样不知名的保健品,可是花了大价钱!


又听亲戚说王阿婆怎么也不听劝,说保健品能治好她的高血压、糖尿病,劝她吃药不好好吃,反而把保健品当药吃,气的人哼哼的又拿她没办法......


说实话,目前市场上保健品样数很多,良莠不齐,买咱也应该买到合适的、正规的产品,不是么?


在买之前,小编需要说几个注意事项 ↓↓↓


正确认识:保健品≠药品


说到保健品,估计很多人似懂非懂,咱来借助一下专业定义好好理解下保健品的含义:


保健品具有特定功能,适宜特定的人群,可调节机体功能,是一种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产品。


看看(到)关键的字眼没?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!



保健品中确实是有一部分功能类保健品是国家认可的,但它们可能对于疾病只起辅助作用,并不能取代药品来治病救人。


所以,像有些人用保健品来治病的作法并不可取。他们可能本身就有确定的慢性病,不相信医生或是不愿意长期吃药,自己买一些具有特定功效如降血压、降血脂等保健品,期望用保健品来治愈疾病。


但保健品只保健,哪里能治病呢?


除此外,还有那些所谓的宣传“只吃2个月,血糖完全正常”的商家,类似的营销骗局也是混淆保健品跟药品的概念,把保健品说的比药品还要神,来忽悠消费者购买其产品。



4步买对保健品


看好批准文号


一般正规的保健品包装上都会写有批准文号。国产保健食品为:


卫食健字××号,或者国食健字××号

进口保健食品:卫进食健字××号


而保健食品的包装除了有批准文号,还会有“本品不能代替药物”的提示。


找到小蓝帽标志

国家为了让消费者鉴别保健食品真伪,有特意设计出防伪标志。保健食品标志的颜色为天蓝色小蓝帽图案。


说明书是否规范


国家规定在保健食品的包装标签、说明书上是不能标注或暗示具有治疗作用的。


一般在保健品说明书上会说明产品的原辅料、功效成分、标志性成分及含量、保健功能、适宜人群、不适宜人群、食用方法及食用量、注意事项、保质期、产品注册和生产等相关信息。


在购买时,可以查看相关信息是否齐全


 

查看有无证照


现在购买保健品的方式也不仅仅是实体店一种,很多人也在网上选购保健品,所以在购买时还需提高警惕,到证照齐全的销售场所购买保健品,以免上当。


认清保健品忽悠套路,千万别中招


如今中老年人因为分辨能力较弱,思想容易被带着跑,常常成为那些销售的目标人群,而他们通常所使用的套路,可得留个心。



不得不说,保健品推销人员很注意揣测老人们的心思,老人们一旦成为他们的目标,常常会被带着跑,并且设计的销售策略是一环套一环,经常不注意就“入坑”。


下面就盘点几个常见的套路,看好了啊,提高警惕!


1. 攀熟 

只拉家常,不卖东西,目的是了解需求、取得联系方式。这为后面的推销埋下伏笔~ 


2. 维系 

陪聊陪打牌,嘘寒问暖,保持联系,建立信任感。让你放松警惕和戒备心理~


3. 忽悠 

手段一是夸大其产品功效,二是夸张疾病后果,既激起老人购买欲望;又让老人觉得害怕担心而自行掏腰包。 



4. 讲座 

通过义诊、健康讲座或免费旅游等方式,聚起一群目标老人,利用从众心理,大规模出售产品。 


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,如果在外面想买保健品,自己没有什么鉴别能力,那么就记好下面几句话:


掏钱之前,先掏手机;

打个电话,问问子女;

共同商议,识破骗局。


最后提醒大家:生了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检查,遵医嘱用药。一定要买保健品,则要选择正规的合格产品,同时要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~